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与之相适应,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才在我国扎根的现代物流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十大紧缺型人才之一。与此同时,物流教育持续升温。这种热闹的场面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大中专院校纷纷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为物流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就业人员培训和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社团组织、培训机构推出名目繁多的培训课程和认证资格,为满足企业发展和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急需的人才。然而,当受教育的人员走向工作岗位时,由于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脱节,学历与能力不符;培训的物流师与实际操作脱节,证书与技能不符,凸显了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的尴尬局面,遭到了人才需求市场的冷遇。
作为物流人才的需求方——物流企业或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普遍感到:在操作层面上,学校培养出的物流人员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在其职业表现上已赶不上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甚至与物流相关环节的人员沟通存在困难等;在物流管理及方案策划层面上,目前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缺乏物流行业知识、物流系统知识和宏观视野,特别是员工因缺乏物流体系的掌控能力,难以与客户完善沟通,不能为客户应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物流技能型人才培养环境尚没有建立;二是中国物流理论体系非常薄弱。截止到目前,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服务正处于成熟发展的前期,本应超前于实践的中国物流理论研究却又相对滞后,因此理论无法对物流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中国物流理论体系薄弱主要体现为割裂了中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去阐述西方现代物流理论,从而缺乏生存环境的延续性研究和论述,从而使现代物流理论犹如横空出世。由于脱离了客观存在,使一些概念和理论的深层次挖掘令人费解。作为一个以整合、系统、组织、管理为核心关注点的现代物流产业,必须而且只能依托于现有物流活动的实践基础,同时正是有了中国原有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信息管理与服务、包装、加工、报关、代理等环节的跨越式发展,才能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因此,不能排斥传统,不能忽视过程,现代物流只有与我国现阶段单一的物流活动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才能有所谓先进与落后的评价,也才能让学员理解现代物流的本质与内涵。
笔者曾经翻译出版的美国运输经济学和物流专业研究生教材《Transportation》(第五版)是关于现代物流产生与发展的运输与物流经济学理论研究专著。并从运输业发展进程的角度详细阐述了现代物流对应的发展脉络,以及对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更为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从企业管理、客户关系、财务、信息化等多个角度剖析了当时环境下现代物流及运输业的市场经济特性。认真研读此书,读者会清晰地在社会经济及运输业的发展脉络下,成体系地理解现代物流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企业运营、管理的经济表现。以此作为标杆(Benchmark)进行对照,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及物流服务的环节,学员容易把握现代物流的全局,同时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这种以实证经济学进行物流理论研究和解读的方法,应该是物流职业教育坚持的理论研究方向。
物流职业教育还应秉承现代物流的思维意识。如上所述,现代物流以整合、系统、组织、管理为核心关注点,其重要的思维意识是系统、整合。而且,这种思维不仅仅体现在现代物流链条内部,即现代物流各环节(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加工等等)内部之间的横向整合,还体现在现代物流链条延伸领域之间,即现代物流与生产管理一体化、现代物流与销售一体化、现代物流与贸易一体化、现代物流与资金链一体化等生产、流通领域的纵向整合。这其实也是后工业化或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即经济贸易一体化。孤立地研究、讲述物流的环节是无法向学员描述现代物流的整体轮廓的,缺乏对物流相关领域物流服务作用的剖析更无法向学员阐述现代物流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当然无法解释清楚“后勤管理(Logistics)”的本质。两年前,笔者在做山西省煤炭物流实施方案咨询时,甲方曾经请某知名学府的教授同样进行物流知识普及,他竟然对我们提出的煤炭物流加销售的商业改制模式大加反驳,认为理论上行不通,而事实上国际商业流通领域早已树立了成功的企业运作典型。由此可见,我们有些国内的物流学者自我认知现代物流的思维都存在着缺陷。现代物流是工业化发展后期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物流职业教育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意识。
此外,职业教育与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要摒弃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学术观点,阐释现代物流的真实内涵。现代物流被很多理论家尊称为“第三利润源”,其实现代物流服务对于生产、流通业而言,真正的作用是提高了运作环节的整体效率,节约了传统物流环节的总成本,提高了生产、流通业的客户满意度;对于从事现代物流服务的企业而言,在目前的现代物流服务的业务规模的基础上,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服务合同,只有坚持到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及生产、流通市场相应重组、整合到一定规模时,“第三利润源”才能落实到企业运作的实处。因此,物流职业教育要重视内涵的揭示,要注意将现代物流实践的运作环境搬到课堂上,让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是说,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实习结合起来,惟有这样,学员才会有收获。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操作性、服务性很强的行业,它贯通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领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现代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型的,而作为职业教育的现代物流业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模拟实践环境的培养。在坚持深入进行中国现代物流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的同时,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职业人才是解决物流教育面向实践(模拟环境)和实际(中国物流发展进程)、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方式。 |